《给孩子一个明天》 - 孔维
我是孔维,
北京人艺的演员。
有人说
我的人生巅峰
就是出演了姜文导演的
《太阳照常升起》
并且亮相威尼斯电影节。
因为从此以后,
我几乎退出了舞台,
成为了全职妈妈。
2013年
我成立了
传梦公益基金,
并发起了
"资教工程"。
投身教育的三年以来,
看到孩子们
因此而得到的改变,
我想这就是给我
最大的鼓励。
我希望他们有机会获得
更好的教育资源。
我认为
人生的价值
不只在于光影流声,
更在于关注现实,
甚至改变现实。
为什么我要做这件事情?
你后面站着好多孩子。
讲不好的话这些孩子就没饭吃。
好。
真好看。
今天
我来到
《我是演说家》
就像告诉大家,
试着去解决问题
要比抱怨问题更有意义。
孔维好!
乐嘉老师好!
好,
那接下来
孔维
准备好了吗?
OK,
接下来
孔维,
你说
我们听。
-------o0o-------oOo-------o0o-------
我是北京人艺的演员,
跟所有在外打拼的人一样,
我们都会非常关注自己的家乡。
2012年11月19号
一则新闻像刺一样
扎进我的眼睛里。
贵州毕节有5个孩子
同时闷死在垃圾桶里,
而他们都是留守儿童。
我就是贵州人。
我非常明白
贵州十一二月份有多冷。
五个孩子衣着单薄,
躲在垃圾桶里取暖,
结果一氧化碳中毒。
当清晨,
环卫工人打开垃圾箱
看到他们的时候,
这五个孩子
还紧紧地相拥在一起。
五个就要绽放的生命
就这样离开了我们。
我实在不敢直视这样的画面。
我不敢去想这五个孩子
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痛苦。
在那一刻
我除了流眼泪,
我在想
我们是不是
可以为这些留守儿童
做点什么。
当时我这个想法
也得到了我很多朋友的支持。
于是我们通过当地教育局的帮助
联系到了
贵州省
晴隆县
规模小学的校长。
这个学校百分之八十都是留守儿童。
我们当时最原始的想法就是捐钱。
于是一通电话打过去
表明了我们的想法,
而校长居然拒绝了我们的捐款。
为什么。
校长说
学校现在实行
九年义务制教育,
孩子们不缺书读,
甚至有很多孩子
连书本费都是免了的。
那么这个钱
肯定只能给家长。
家长拿着这个钱
到底是买了酒喝
还是还了赌债。
他不敢保证。
第三他说,
他真的不希望孩子们学会
跟人伸手要,
跟人张口哭穷的习惯。
第三条听完
我们都非常的羞愧,
但同时也很感动。
于是我们坚持
要去学校见到这个校长。
当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
我惊奇地发现
我一直以为
电话那头的那个老头
居然是一个
三十多岁的年轻人。
我问他
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待着。
他说他就是当地人,
因为大学毕业分配到这里,
发现这里的布依族孩子
都不会说普通话,
可他就像让孩子们
学会说普通话,
于是在这一待就是九年。
随着进一步了解
我们才知道,
其实有很多的爱心人士
都在为学校捐款捐物,
包括修校舍,
捐一些电脑电教设备
但是校长说
他们最缺的是老师。
是的。
如果没有站在讲台上的那个人,
再好的校舍
不过是一堆石头房子,
而那些电脑大多
都是没有拆封放在那里,
因为没有人会教,
落下了厚厚的一层灰。
起初我真的不明白,
我们国家有那么多的大专院校,
每年可以培养出
那么多的老师,
可为什么。
后来我们也走了很多学校,
慢慢我们才知道,
乡村教育教师紧缺
有很多种原因,
但是最重要的有两点。
第一点就是下不去,
因为没有人愿意下去。
我举个例子。
我们的兰蛇坡小学
光去年
教育局就先后派了
四个公办教师
去这个学校,
而这四个年轻人
都是只走了半路
就放弃了。
用他们的话说,
情愿不要这个公职,
我们也不想
在这样的地方受苦。
那这个地方
到底有多难走。
我最害怕去的
就是贵州的晴隆
有一个二十四道拐,
就这条路。
我去一次会怕三天。
可如果拿这条路
跟我们兰蛇坡小学来比的话,
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曾经我跟这四个人一样,
我害怕去兰蛇坡小学,
我拒绝,
我找了很多理由
跟我团队的小伙伴说,
求求你们别让我上去,
我真的害怕坐长途车,
我害怕上这个山,
真的别让我上去,
我怕死。
当然最后
我还是去了兰蛇坡小学的。
因为我希望上去
看看那儿的孩子。
我记得
我第一次去的时候
是当地教育局
一个非常有经验的老师傅
开车带我去的。
我发现
他一路都在做
深呼吸的动作。
也许他认为这样
可以缓解他紧张的情绪。
那么我呢?
我的大脚指头都攥成拳头了。
我真的浑身瘫软。
因为我们的车
就在悬崖上开着。
乡村教师紧缺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留不住,
因为有很多的支教老师
都是外乡人,
他们怀着一腔的热情
来到这里会发现
原来这里的条件这么差、
工资待遇低,
孩子们接受能力也很差,
也许连沟通语言都有障碍。
那么一波又一波的这种打击
即便没有把他们给吓跑,
留下的可能也就待两三个月都走了。
由于人才流失,
所以乡村有很多学校
只能保证最基本的语文和数学。
那么孩子从来没有上过体育课、
没有画过画。
有的可能连小学都要毕业了,
国歌都不能够完整地唱出来。
意识到这一点以后,
我们的思路有了一个大的调整。
我们从一开始希望为学校捐钱捐物
改变为
我们希望能够为学校的软件建设
做一些事情。
既然他们缺老师,
那我们就招老师好了。
我们希望给这些学校配齐
包括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
还有英语这样的课程。
于是我们就开始招老师、做培训。
我们让当地的人去教当地的孩子。
就这样慢慢地,
我们有了第一所学校,
第二所学校,
第三所学校,
到今天为止,
三年当中我们已经有了
十二个项目学校,
四十八个老师,
直接受助孩子达三千多个人。
也有人会想问我说,
孔维,
在教育资源本就匮乏的现在,
你为什么非要让孩子会画一幅画、
会唱一首歌,
那么我想说,
因为我们面对的
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留守儿童,
而这些孩子父母长期不在身边。
学校几乎是他们受到教育
和情感疏导唯一的地方。
但是音乐、体育、美术这样的
辅课课程
恰恰在这个层面上
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也正因为我们看到因为
这些辅课课程的开展
有很多孩子更自信快乐、
学得有礼貌了。
有一个孩子叫岑星爽。
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
他几乎不理我。
我无论跟他说任何话,
他都就跟听不见一样。
其实我知道因为妈妈去世了,
爸爸常年在外打工,
疏于对他和妹 妹的照顾,
而这个孩子
已经学得拒绝跟外界交流。
这是他内心脆弱的一种表现。
就在今年六月份,
我把他和妹妹接到北京,
我们一起过了一个六一儿童节。
吃饭的时候,
他跟老师坐在另外一张桌子,
我就看见他就
七拐八拐地往我这边跑,
结果跑到我面前。
他拿了一个冰激凌
举到我面前说:
"孔妈妈,你先吃"
那一刻
我突然泪崩了。
我没想到我会是这样的情绪,
因为他让我想起了,
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样子。
他让我想起后来
他开始慢慢接受我们的样子。
他让我想起我今年去学校,
年初我去学校,
孩子们站在那个学校门口迎接我,
那个小姑娘因为跑得太快了,
到我面前"砰"被我撞到了。
我伸手就摸摸:
"对不起!对不起!"
那孩子躺在地上说:
"没关系, 我已经想你很久了"。
今天我站在这儿,
我就想向那些一辈子都战斗在乡村
一线的那些老教师们致敬。
我也希望呼吁更多的年轻人
能够回到我们的家乡。
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
脱离贫困的家乡,
而是为了让家乡脱离贫困。
我们坚信,
支持一个好老师,
就能帮扶甚至上百个孩子的未来。
我们也相信 只要你付出,
就一定会有收获。
我们坚信让孩 子
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他们的未来
就会更美 好。
我坚信。
谢谢大家。
Bạn đang đọc truyện trên: Truyen2U.Com